实体卡 eSIM|让中国国内手机也能用 eSIM|Xesim 测评:多号切换、全球流量,一卡搞定!支持安卓和苹果手机

想让你的国行手机也能用eSIM?Xesim实体eSIM卡帮你实现!无需更换手机,即可享受多号管理、全球流量等便捷功能。本文为你详细解读Xesim的原理、安装、使用场景,更有专属9折优惠码 gxjdian,助你开启便捷的全球漫游之旅!


image-20250816120852579

开篇引入

把实体 SIM 卡插槽彻底“消失”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键盘、TF 卡、可拆卸电池、耳机孔先后退场,如今轮到承载手机号的那片小卡片。eSIM (嵌入式 SIM)在欧美和新兴市场大行其道,甚至自 iPhone 14 起,美国版苹果手机已完全取消实体卡槽。然而在中国大陆,eSIM 仍被关在“物联网试点”的笼子里,普通手机用户几乎无缘体验。用一张叫 Xesim 的“实体 eSIM 卡”让任何不支持 eSIM 的国行手机也能畅用多号并随时切换全球流量套餐。本文将把视频拆解成更系统、更细致的文字版攻略,不仅呈现知识点,更补足背景、操作细节与风险提醒,让你不看视频也能立刻上手。


详细内容

一、手机极简化进化与 eSIM 的全球浪潮

核心观点
移动设备一直在剥离“多余硬件”,eSIM 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。然而中国大陆对 eSIM 的开放极为保守。

深度阐述
“键盘没了、内存卡槽没了、可换电池没了、耳机孔也没了”,最后自然轮到 SIM 卡槽。苹果在 2022 年 iPhone 14 美版上率先“刀掉”实体槽,迫使用户全部使用 eSIM 下载运营商配置文件即可入网。对比之下,除美国外的国家普遍采取“双保险”——实体槽 + eSIM 共存;而“中国这个电商、移动支付都全球领先的‘东方大国’”却“极度保守”,eSIM 只被允许在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上做“一号双终端”,手机端完全封禁。

个人感受
带着无奈感叹:“这么先进的地方,居然卡在这么小的芯片上”
eSIM 的本质是一段写入基带的安全元素数据,可远程重写,关乎实名制与安全审计。中国担忧的是监管与追溯,因此手机 eSIM 尚难全面放开。

精华收获

  • eSIM 全球趋势不可逆,越早熟悉越占先机
  • 中国用户想体验 eSIM,必须寻找“物理绕行”方案

二、Xesim:实体 eSIM 卡的诞生与定位

image-20250816121041823

核心观点
Xesim 用“实体卡承载 eSIM 下载权限”的方式,绕开了系统层面对 eSIM 的禁用,成为国内安卓最友好的多号解决方案。

深度阐述

加入讨论群➕v:gxjdian,或加入Telegram群:https://t.me/tgmShare/1819

  1. Xesim技术出身:Xesim 团队源自曾经风靡的 5ber 技术班底,“5ber 因资金链断裂跑路”,Xesim 算“卷土重来”。
  2. Xesim三款产品
    • X1:15 美元,可存 15 个 eSIM,下载次数 5 次封顶;
    • X2:28 美元,存储规格同 X1,但下载次数无限;
    • X2 Pro:35 美元,等同 X2 另送 5 个月 SeedLink 蜂窝流量(供 iPhone 首次下载使用)。
      建议“主力机是安卓就买 X2,不然 5 次远远不够”。
  3. 购买与优惠:全球邮寄,中国地址免运费,支付支持 PayPal/支付宝/微信;注意输入优惠码 “gxjdian” 可 9 折。
  4. 开卡专属链接 https://xesim.cc/?DIST=RE5FHg== 专属9折优惠码 gxjdian
  5. 核心机制:实体卡内置 eSIM Profile 存储空间和写入通道,用户通过 Xesim App 或 iPhone STK 菜单写入运营商 eSIM 配置文件,再把卡插回任何手机——即便系统不开放 eSIM 也能识别为“普通 SIM 卡”。

个人感受
Xesim “离线、不用登陆账号,再也不怕跑路”

延伸思考
这种“SIM-in-SIM”方案本质上是灰度创新:运营商的 eSIM Profile 仍落在可追溯 IMSI 上,合规压力比纯软件绕行低。

精华收获

  • X2 无限下载次数是性价比之选;X2 Pro 解决 iPhone 首次下载的“鸡生蛋”难题
  • 离线工作机制降低“平台跑路”风险

三、安卓端安装与日常切换体验

核心观点
在安卓手机上,Xesim App 提供扫码下载、列表管理、开关切换等完整 UI,体验几乎等同原生 eSIM。

深度阐述

  1. 安装:扫码官网 APK 或 Google Play 下载。App 无需账号、不连网即可本地管理。
  2. 界面
    • 顶部显示卡槽与剩余下载次数(X2 显示 “Unlimited”);
    • 中部列出现有 eSIM 列表,右侧开关一键启停;
    • 底部“+”号支持多种添加方式,最常用的是扫描电商提供的二维码。
  3. 境外流量:第三个 Tab 嵌入官方全球套餐,点击后跳至供应商网页;也可在其他平台购买二维码再扫码导入。

延伸思考
对数字游民或跨境商务人士,eSIM + 云端套餐平台意味着“信息-通信-支付”全链条数字化,传统运营商本地资费壁垒被打破。

精华收获

  • 安卓 + X2 ≈ 原生 eSIM 体验
  • 流量包价格极具竞争力:港澳 1 天不限量≈2 美元

核心观点
iOS 无法运行第三方 APK,必须通过 STK 菜单输入 LPA 码或借助 X2 Pro 附带的 SeedLink 流量完成首个 eSIM 下载。

深度阐述

  1. 功能限制:官方 App 只能查看剩余下载次数,无法管理 eSIM。
  2. 操作路径:设置 → 蜂窝网络 → “SIM 卡应用程序” → Xesim 图标,支持下载/启停等操作;首次下载必须手动输入 LPA 码,系统禁止使用 Wi-Fi 或另一张卡流量下载 eSIM。
  3. 借助安卓:购买 X1/X2 的用户需先用安卓机下载,再插回 iPhone 使用。
  4. X2 Pro 的 SeedLink:预装蜂窝流量,相当于“激活包”,让 iPhone 独立完成 0 → 1 下载流程。

信息描述
iPhone 设置界面中,STK 菜单图标呈层叠 SIM 卡形状。进入后列出 “Download eSIM”“Delete eSIM”等选项,界面极简。

个人感受
提到需输入长串 LPA 码,Seven 明显嫌烦:“找不到就用支付宝扫码,再复制粘贴,别被劝退”。

延伸思考
苹果封闭生态限制第三方基带写入以确保网络安全;SeedLink 则是硬件创业者绕开系统限制的巧思。

精华收获

  • 纯 iPhone 用户直接选 X2 Pro 可省去借机Android激活步骤
  • iOS 首次下载只能用 SeedLink 蜂窝数据,Wi-Fi 无法替代

五、使用场景与未来展望

核心观点
Xesim 让国行手机拥有“多号超能力”,适合境外号码、低成本流量或长期保号需求;但 eSIM 普及后,这类过渡产品终将退出舞台。

深度阐述

  1. 多号管理:可将 Giffgaff 等海外实体卡转为 eSIM 导入,与其他号码共存一张卡内,按需启用。
  2. 旅行利器:出国前先买好目的地流量包,到地即用,无需排队购卡。
  3. 长期保号:海外运营商常要求周期性充值小额套餐保活,将号码放在 Xesim 内即可不占主卡位。
  4. 过渡定位:等 iPhone 17 国行支持 eSIM,实体 eSIM 迟早成为历史”,但当下依旧“值得人手一张”。

延伸思考
eSIM 全面放开将带来运营商资费竞争新格局,全球虚拟运营商得以跨境渗透,通信市场势必进一步“互联网化”。

精华收获

  • 选购要诀:重度用户选 X2;纯 iPhone 选 X2 Pro;X1 不推荐
  • 出行前备好 eSIM 套餐,可比漫游省 70%+ 费用
  • 持续关注政策动态,未来或无须再依赖“曲线救国”方案

结语:用“灰度创新”迎接正式时代

Xesim 把 eSIM 的便利装进一张小小实体卡,既避开政策灰区,又为用户带来成本与效率红利。对数字游民、跨境卖家或想低成本保留海外号码的普通人而言,它是一把立竿见影的快刀。技术的宿命是被时代吞噬——当真正的 eSIM 全面开放时,Xesim 的使命也将完成;在那天到来之前,它依旧是最简单、最稳妥的“曲线救国”方案。

参考链接